30年前,居民的生活垃圾是城市环境的沉重包袱,政府部门不仅要选地堆放或填埋,垃圾散发出的臭味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30年后,在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的工厂内,记者看到,经过高温焚烧后的生活垃圾,重新变回清洁的能源,经过一根根高压电线,重返千家万户。昨天,市城管与执法局组织市民代表,参观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对比我市垃圾销毁技术30年来的巨大变化。
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没有想象中的臭气扑鼻,这让市民们很好奇。从垃圾发电厂的大门,到垃圾焚烧发电的车间大楼,整个垃圾焚烧厂更像一个流水作业的企业生产车间,看不到垃圾,也闻不到臭味。一名市民打趣说:“我口罩都准备好了,看来没用武之地了。”几名性子急的市民代表,拽着负责接待的解说员找答案:生活垃圾是怎样焚烧发电的?
这个答案就在中央控制室。
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负责人吴默向大家介绍,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监控着各车间的生产情况,还时刻显示焚烧发电的电量数据。吴默指着各车间的监控,向大家灌输垃圾焚烧发电的大致流程:“垃圾运到这里后,吊车控制室的工人通过操控抓斗,将垃圾运送到焚烧炉,通过焚烧产生蒸汽,蒸汽冲开汽轮机,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完成发电。”随后,他领着大家去垃圾进场后的“藏身之处”———吊车控制室。
每天从市区运到这里的生活垃圾大约在1800吨左右,可在吊车控制室里,大家只看见2名工人在上班。吴默说,2名工人搬运1800吨的垃圾,足够了。他抿着嘴得意地笑着说道:“我们的工人只用坐在操控台上,通过控制平台上的按钮,指挥前面那两个巨大的抓斗,将垃圾起吊放入料斗内,运到焚烧室,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时,抓斗又一次从垃圾山上抓起一堆垃圾,就跟儿童游乐场里投币抓玩具的抓斗一样,只是一个抓起的是毛绒玩具,另一个抓起的却是上万斤的垃圾。
垃圾进入焚烧炉后,剩下的就是焚烧工人的任务了。在焚烧炉监控室内,操作工人同样没几个,可是整个焚烧过程井然有序,全部机械化作业。最后在发电车间里,焚烧产生的高温蒸汽冲开汽轮机,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发电。这就是垃圾变废为宝的必经之路,而垃圾焚烧后的尾气则采用先进的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和布袋除尘装置,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记者初略数了数,这几个生产车间,工人加在一起才30多个,可是他们一年就能处理垃圾40万吨,发电1.1亿千瓦时,满足市区约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许健说,焚烧发电是相对环保的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全市已有东庄、临江、永强、苍南等4座垃圾发电厂。现在市区日产垃圾2800吨左右,东庄、临江、永强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日处理垃圾能力2860吨,因此市区居民生活垃圾已经全部实现焚烧发电,年发电量为2.53亿度,相当于15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转摘《温州日报》10月20日 报道)